顶点笔趣阁 > 何不为替身 > 第3章 太后

第3章 太后


午间,皇帝特意吩咐了在出云殿摆膳,也留下林涵湘一同用膳,是期望她能劝得贵妃与自己和好。他瞧见庄笙戴上了他昨日赐下的红玉簪,心中欢喜,对着庄笙好一番温柔相哄,直言会整顿后宫,再不使她烦忧。

        见皇帝对着庄笙一副柔情蜜意的模样,林涵湘心中暗自发笑。庄笙因着林涵湘还在,也不愿多应付皇帝,便转了话头,“去年与前年为着山西大旱未去秋猎,今岁却是一早定下来的。臣妾想着,不若叫朝中诸位大人都带上适龄的公子们,一来陛下可在其中择可造之材,二来让公主自己瞧瞧可有中意的。公主去岁及笄也该择驸马了,陛下只有这一个女儿,公主的婚事该好生相看着才是。”

        皇帝听她一番话,心想着女儿若钰的确也到了年纪,留不了她多少年了,是该好好打算起来了。

        大公主萧若钰是元后虞欢所出的嫡公主,是太子萧旻一母同胞的亲妹妹。虞皇后是皇帝做太子时的太子妃,两人是少年夫妻一直十分恩爱。虞皇后在生公主时伤了身子,公主不足周岁虞皇后就去世了。此后,太子是由皇帝亲自培养成人的,而公主早年由继皇后白柔照顾。白皇后人如其名,温柔贤惠,公主很喜欢这个母亲。十年前白皇后也因病过世,皇帝有心再为公主寻一养母,公主不愿只好作罢。如今的皇后方玉华是皇帝的第三任皇后。

        “若钰的生母和养母都去得早,终究还是缺个照顾她、体贴她的人。朕政务繁忙少管后宫,皇后竟是疏忽了。”皇帝面上显出几分不耐,“皇后掌管后宫,宫中流言不断她却不能遏止,未尽到中宫之责;身为皇子和公主的嫡母,也未能尽为母之责,实是失职。”

        林涵湘开解道,“陛下切莫误解了皇后娘娘。前几日妾身去到永熙殿,见公主殿下的饮食、衣饰乃至寝殿陈设无一不精致,便知皇后娘娘对公主殿下的起居甚为用心。”皇后对公主的饮食起居用心,旁人看在眼里是挑不出她的错处,但若要论及更精细处的贴心自然是比不了生身母亲的。

        “皇后娘娘年轻又还不曾生养,难免会有疏漏之处,陛下就宽恕了她吧。”庄笙亦温声细语劝慰,“再过五日便是太后娘娘的千秋节了,因今岁是过整寿,陛下特意交代了要大办,公主殿下一片孝心,倒是帮了皇后不小的忙呢。臣妾觉得公主婚事不如由太后娘娘出面做主,也可叫天下之人知晓陛下对公主的看重。”

        皇帝念着她人虽年轻却对公主十分关心,自然没有异议,“爱妃有心了。朕晚些时候去延庆殿请安,便与母后商讨此事。”

        午膳后,皇帝便去延庆殿与太后商议公主的婚事。临走前还交代庄笙准备着今晚接驾。

        延庆殿内,太后正召了方氏的一位秀女说话。

        太后出自镇国公府成氏。镇国公年轻时手握兵权,彼时镇国公府颇有些威势。只是后来镇国公的儿子与孙子都相继战死沙场,成氏男丁凋零。老国公去世后家族便渐渐没落了。

        先帝感念成氏一门忠义却后继无人,便封了镇国公的小女儿成月儿为皇后。先帝共有三子,长子是由原配皇后沐氏所出,次子是沐皇后的媵侍所生的当今,第三子隋王萧岚便是成太后的亲子。成太后只比皇帝大了两岁,因此萧岚和皇帝的岁数相差颇大,皇帝对自己唯一的弟弟也一直十分疼爱。

        成太后这一辈还有一个姐姐,是方阁老的夫人,也是皇后方玉华的亲生母亲。方夫人生下了方阁老的独子方业成,又有一个做太后的妹妹和一个做皇后的女儿,因此虽然娘家已败落,但在方家多年也一直受到敬重。只是方业成妻妾虽多,却始终不得一个儿子,因此不得已过继了方阁老弟弟的嫡孙方随瑛为子。而这方随瑛原还有两位亲生的兄姊,正是庶兄方青衣和嫡姐方乔馨。

        此次选秀,方家适龄的几位小姐都参选了。除了方乔馨,还有方业成的庶女婉贞与倚兰。这正和太后说话的就是方倚兰。

        方倚兰见皇帝进殿,连忙起身请安,见皇帝与太后有事相商便自觉退下了。

        皇帝向成太后问安,成太后很是高兴,忙唤宫人递茶上点心,“这桃花酥是皇帝最爱用的。如今正是桃花盛开的时节,哀家特意叫小厨房常备着。”

        “朕方才在出云殿用膳时也用了些桃花酥,涵湘的手艺是愈发好了,她做的桃花酥倒也不输您宫里的。”皇帝捻起一块桃花酥,尝了口便放下了,淡淡笑道,“母后喜欢方家那丫头,那就让她常来延庆殿请安。”

        成太后听他晌午又是在出云殿陪着庄笙又是夸赞林涵湘的手艺,原先的欣喜之情收敛了几分。这桃花酥可不也是死去的何宸妃最拿手的糕点,皇帝夸赞林涵湘也不知心里究竟想着谁。转而想到林涵湘至今未曾承宠,不过是个可有可无的替身,终究正主已经死了。

        太后眉目间的笑意又真切了起来,“涵湘向来是个手巧的,从前她制的糕点便总比旁人做的要精致可口。”

        皇帝亦点头称是,面上带上了些许怀念的神色。

        成太后端起茶盏掩饰唇边的冷笑,“哀家还不是念着岚儿成婚多年却还未有孩子承欢膝下,想为他择一个侧妃。倚兰这孩子性子沉静、知书达理,哀家瞧着极好。她是岚儿的表妹,是亲上加亲之喜。皇帝意下如何?”

        皇帝面无表情,沉思片刻又笑着说道,“母后说的是,岚儿已过而立还没个孩子也是不像话。既如此,大选之时朕便将方倚兰指给岚儿为侧妃。”

        成太后不想皇帝当即便答应了下来,惊喜非常,开口留他用晚膳,皇帝称还有政务要处理便离开了。

        成太后身边的苏嬷嬷见太后神情恹恹,斟酌着说,“陛下是念旧情的人,先帝在世时,先皇后乃至太皇太后对陛下都冷淡着,只有娘娘您对陛下多有关照,陛下总是记着的。”

        “他是念旧情,不然这宫里也不会有林涵湘此人了。唉,可他也是个多情的,才会在有了林涵湘之后又有了一个庄笙。”想到此处,成太后不禁笑了起来,“陛下待她再不如待宸妃,否则哪里舍得让她去庄氏面前伏低做小。且由着她们斗去,待红颜老去不过都是枯骨。”

        “娘娘要替王爷纳侧妃,侍中大人知晓了是否会不虞?”纳侧妃一事,苏嬷嬷始终忧心。林涵湘正得圣心,更为重要的是她得皇帝的信任。“王妃是侍中的亲姐姐,她若是因此事与您生了嫌隙,奴婢怕她会在陛下面前说些不利于娘娘和王爷的话。”

        “正因为王妃是她的亲姐姐,王爷若不好,她亲姐姐如何能好?只有王爷顺遂了,她姐姐才能过得更好,一荣俱荣、唇齿相依的道理她总该懂得。再者她心里也该清楚,这么多年来她姐姐总是这副不咸不淡的模样,怪只怪她姐姐自己,怪不到哀家头上来。”想着儿子要娶侧妃,也能真正与方家结成亲家,成太后的心情又舒畅了,“林氏对岚儿冷淡,倒是让陛下觉得放心不少。可她是定国公的长女,定国公素来疼惜女儿,就必然会站在隋王这一边。若是倚兰入府能得岚儿的欢心,那方氏必然也会看重岚儿。届时岚儿的两个岳家,一者得手掌兵权,一者为文官之首,都是极大的助力。”

        苏嬷嬷笑道,“还是娘娘思虑深远。”

        成太后要为隋王纳方氏女,皇帝心中多少有些不痛快。他一向防着后宫与前朝有所牵连、算计储位,后妃们明面上都安分着,但太后就要大胆得多。可皇帝思及年少时的情谊,隋王又一向是他疼爱的,想着太后也只是着急于隋王的子嗣,这顿气又消了大半。

        但方氏是传承已久的大族,方阁老在文人中一向很有威望,他不得不防着。

        皇帝心中烦闷,吩咐福德去把林涵湘请来陪侍晚膳。

        “这道松鼠桂鱼不错,你也尝尝。”皇帝待林涵湘亲近,亲自布菜也是常有的,但林涵湘是不喜欢吃鱼的。

        皇帝见她喝了一口汤便放下金碗,原还想为她夹一块鱼肉也作罢了,便说起正事,“朕今日去向太后请安,太后与朕说起隋王至今未有子嗣,欲为隋王纳一侧妃,看中了方学士的孙女方倚兰。朕叫你来,就是想听听你的意见。”

        林涵湘明白成太后的心思却不是在子嗣上,而是在方氏。林涵湘面上显出愁色来,说,“长姐嫁入王府多年未有生养,无怪太后娘娘心中着急。太后娘娘眼光甚好,方家的几位小姐妾身也都见过,个个都是好的。”

        皇帝见她面上掩不住的担忧之色,恍惚间竟是看到了宸妃的影子。他的涵湘也曾这般轻蹙起眉头,为远方的家人而忧心牵挂。皇帝叹息一声,宽慰她道,“太后忧心隋王无子,朕也不能驳了太后一片慈爱之心。到底隋王钟情于你姐姐,总不会叫她受了委屈。”

        “陛下圣明。”林涵湘作沉思状,对皇帝说,“只是如此一来,陛下原先想指给太子殿下的几位姑娘就有些不妥了。”

        皇帝盯着林涵湘瞧上片刻方缓缓说道,“朕原想着将兵部侍郎的嫡女李氏指为太子妃,太后的侄孙女成氏为太子侧妃。但既是同时指婚,东宫女眷的出身若是不如隋王女眷,怕也会让朝臣多心了。”兵部侍郎虽有实权,但他是兵部尚书的亲信,这兵部尚书恰又是太子的舅舅襄阳侯。至于这太后的侄孙女成氏,就纯粹是皇帝欲给太后做脸才会抬举她的母族。

        皇帝在挑选东宫正妃侧妃的人选时,也时时刻刻想着不能让太子从岳家得到太多助力。如今却需要另有制衡了。

        林涵湘想起桃花林中女子的身影,开口道,“妾身倒想起一个合适的人选。”


  (https://www.ddbqgtxt.cc/chapter/23718314_15627307.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t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t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