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大唐:开局就是大诗杰 > 第22章 名动京城

第22章 名动京城


贞观殿。

        一个身材纤细高挑的少女依偎在一位雍容华贵的美妇人旁边,妇人侧坐在金丝织锦的座垫上,身子慵懒,几名奴婢一动不动的站在旁边侍候。

        少女身着紧腰镂金挑线轻纱裙,一支朱石蝴蝶簪深埋发髻,薄嘴红唇,一双灵动的眼眸宛若天籁,除了前胸贴后背之外,身材保养的也是极好的,一看便知非寻常人家女子。

        妇人年逾半百,发饰、衣着有些随意,像是从重要的场合回来刚刚更衣完毕,举止谈笑间既有中年女人特有的和善,又透露着令人不敢直视的威严神韵。

        “令月,匆匆跑来所谓何事?母后刚刚下朝,有些累了。”妇人抿了一口茶,语气中夹杂着些许疲倦,但表情依然宠溺。

        令月,是这位年轻女子的乳名,她的尊号——太平公主。

        这位贵妇人便是当今的天后——武媚。

        武后和皇帝李治都对这个幼女宠爱有加,除了令月年龄尚小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在她之前曾经有一个姐姐,但不幸离奇早夭,武后把对长女所有的缺憾和愧疚都弥补到了令月身上。

        “母后,难道没事就不能来陪您说说话吗?自从您随父皇临朝,您可好久没陪我聊天了,也不像以前一般关心我了!”令月捏了一块糕点塞进嘴里,鼓起脸庞撒娇道。

        武后眉眼一笑,纤长的手抚摸着令月温润如玉的脸颊,面色悄然变得有些凝重。

        “傻孩子,你父皇身体不好,不可过度操劳国事,而你二哥尚未成气候,于家于国,我都当尽心尽力,你呀,也当尽快懂事才是!”

        令月懵懂的点点头,“要是大哥还在就好了,一定可以替父皇和您分忧,大哥他年轻有为,父皇和大臣们都夸他能干,只是……”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武后背过身子,双眼有些红润。

        嫡长子李弘一直被寄予厚望,也最终不负众望的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储君,但去年李弘的猝然离世,让所有人措手不及。而作为母亲,不仅承受着丧子之痛,还遭受着弑子夺权的流言蜚语。

        令月见状,没有继续说下去,赶忙来转移话题,免得再勾起母亲的伤心事。

        她缓缓从袖中取出一张精心折叠的纸卷,这也是她今日的来意。

        “母后,你看!这是京城最近广为流传的一首诗,国子监的学生们很是推崇呢!说是王勃的新作。”令月将纸卷打开来递给武后,期待着母亲的评价,现在的她俨然已是王勃的粉丝了。

        “是那篇《滕王阁序》吧,母后已经读过了,王勃此人的确文采过人,你父皇也十分欣赏,已经召他进京任职了!”

        武后稳了稳情绪,瞬间恢复母仪天下的神态,边说边漫不经心的接过纸卷。

        “不是那篇文章,是王勃他近日写的新诗!您快看看。”令月着急的解释,仿佛吃到一味上等的佳肴,迫切的想给母后分享并获得对自己口味的认可。

        “母后,你是说王勃要进京任职了!”令月忽然又回味到母后的下半句话,变得有些激动,眉目飞扬,心中透露着欢喜。

        “嗯,到你三哥府上当司马。”武后随口道,并没有意识到令月欢喜而萌动的情绪,自顾自的品读起王勃的新作——《赠黄沐云》。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武后一字一句,眉头紧皱,细细的咀嚼着。

        “为了夸赞一个女人,极尽溢美之词,未免有失文人风骨吧。”

        “不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倒也无伤大雅。”

        “诗文构思极秒,文采也实属上乘,嗯,是个大才!”

        尽管武后面容不改,以一个长者和尊者的姿态先抑后扬的点评着,但内心却油然升起对王勃才气的敬慕之情。

        武媚的父亲武士彠当年以商人的身份资助李渊起兵,靠着这份独到的“投资眼光”,武士彠成功跻身大唐的开国功臣。良好的家境让武媚自幼接受到优质的教育,所以她的文学修养也是极高的,也曾写过不少脍炙佳作,不过与眼前的诗作相比,难免相形见绌。

        “是吧,我也觉得这个王勃特别有才!”令月夺过诗卷,又面含羞涩的注目片刻,然后小心翼翼的收了起来。

        尽管母后的夸奖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般热烈,但令月知道,以母后的性格,能说出这番话,对王勃已经是极高的评价和认可。

        “母后,你说这个黄沐云长什么样子?要多美才配得上这样的诗?她跟王勃是什么关系?”令月眼神中透露着好奇,羡慕,又有些失落。

        这样绝顶的诗作,令月自然希望自己就是诗中的主人公,而偏偏却写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女人,好气哦。

        在《赠黄沐云》这首诗传遍大江南北的同时,黄沐云也成了文人墨客争相谈论的话题,结论也是一致的,当是一位倾国倾城般的绝世美人。

        作为身份高贵的大唐太平公主,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而且姿色出众,面对天下士子对黄沐云如此的盛赞,内心未免有些不服气,而恰恰写出此诗的又是自己倾慕的王勃,心里更是酸酸的。

        武媚似乎看出了小女儿的心思,心里嗔笑,一脸严肃道:

        “黄沐云是何容貌,母后不知,不过自然是没办法跟我们令月相比的。这个王勃嘛,当年倒是在你二哥府上做过修撰,据说长得肥头大耳,满脸麻子,甚是不好看!”

        “啊?不应该吧!”令月嘴角撇的老高,对王勃的美好幻想仿佛瞬间破灭,犹如一团激烈燃烧的火焰被浇了一盆冷水,心底再次泛起一丝酸楚。

        武媚见令月眉头聚皱,一脸失落,反倒掩面笑了起来:“哎,我们令月真是长大了,有自己的小心思了!”

        令月自知被戏弄了,撅起嘴角撒娇起来。

        “天后,安定公主来请安了。”一名侍婢挪着碎步走进来,轻声道。

        武媚定了定神色,正了正自己的衣衫,朗声道:“让她进来吧。令月,你先回去,母后还有些事。”

        “好,我去太子哥哥那玩一会儿。”

        “义母,女儿跟您请安来了,呵呵…”一个身段妖娆,鹤发童颜的娇媚夫人莲步款款而来,声音似嗔如吟,分不清矫揉造作还是本身如此。

        “妹妹也在啊,见过太平公主。”安定公主对令月欠了欠身子,谄笑道。

        令月“嗯”了一声,径直离去。

        对这位应称为“姑祖母”却又要叫“姐姐”的安定公主,令月着实看不上,但又碍于母后的面子,只得敷衍了事。

        这位安定公主是太祖李渊的女儿,按辈分,当朝皇帝李治都要叫她一声姑母。

        武媚临朝后,渐渐势大,李氏皇族与武媚的矛盾也愈演愈烈,果断老辣的武媚立即捏造事由铲除了一批李氏异己,效果立竿见影。

        比如这位老牌“姑母”,为了战队武媚,不顾伦理纲常,直接认了侄媳妇当义母。武媚倒也乐享其成,将她封为“安定公主”,以拉拢人心。

        武媚招呼这位美艳妇人落座。

        自从安定公主认了天后做义母,每隔两日便来请安,武媚对她这份“孝心”已是习以为常,甚至还有些期待,毕竟每日埋在深宫,除了操纵那至高无上的权力外,生活上多少也缺了些乐趣。

        这位义女每次过来,都会带来宫外的各种奇闻趣事,还有王公大臣们的风流韵事,逗得武媚开怀大笑或啧啧称奇。

        管你是皇后嫔妃,夫人太太,又或是奴婢农妇,天生对“八卦”都有着浓厚兴趣,而这位年纪与武媚相仿的安定公主,对广大中年女性痴恋的保养秘诀又有着独到而深厚的见解,所以武媚对其也是日见欢喜。

        “义母,您每日操劳国事,头上又比往日多了几缕白丝,看的女儿好心痛啊!”安定公主翘起兰花指,捏起几缕武媚披散的头发,心疼道。

        武媚倒是没有过于在意,毕竟年过半百,但心里对安定公主的俊美童颜多少还是羡慕的。

        “哎,命是如此,又当奈何!我也羡慕像你一般,每日满面春风,好不快活!”

        安定公主“咯咯咯”放肆的笑了起来,深邃的眸子释放出一股妖魅,小声道:

        “义母有所不知,女儿能这般洒脱可是一直吃着药呢!”

        “药?什么药?”灵丹妙药,谁不喜欢,武媚来了兴趣。

        安定公主倾身凑上前去,细声道:“不是什么贵重的药材,关键是药引子……”

        她绘声绘色的描绘着自己理论加实践的成果,把每日身处深宫,独自面对病怏怏皇帝的武媚讲的脸红心跳,仿佛触动了她内心深处那片久未浇灌,但又肆意萌动的干田。


  (https://www.ddbqgtxt.cc/chapter/75696621_15892851.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t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t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