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夜幕下的生存者 > 第11章 紧急避难所

第11章 紧急避难所


所有客运进入联合特区的高铁列车都是全封闭的直达车,全国两个始发站:北京和哈尔滨。北京只有上午发车,间隔一小时,哈尔滨则是晚上发车,同样间隔一小时。交通部门的解释是:调配线路造成的结果,所以更多人还是选择乘坐飞机空降联合特区。

        肖哲的父母就是提前一天到达北京才赶上早上八点的第一班去联合特区的高铁列车。列车经过跨墙高架后略有加速但依旧低速行驶,从远处看就像一个大亮点带着一列排成直线的小亮点在雪地上前行。车厢里很安静,旅客们在经历十多个小时的全封闭旅程后大半已经睡着,剩下的也都拿着手机自顾自的翻看着。向车窗外看去,因为镜面的反光作用只能看见自己的样子和车厢里的画面。就算贴着车窗遮眼看去,在夜色笼罩下,除了黑暗还是黑暗。

        高铁列车缓缓滑进车站,站台上有秩序的被铁护栏分割成不同的区域,十六节车厢十六各区域,相应的工作人员早已在车厢门口等候。列车停稳,车门打开,旅客们迫不及待的涌出车厢来到站台,却发现自己要先在站台等候,不免有些怨言,人群中开始出现聒噪。

        所有旅客下完车,列车缓慢的启动离去,这时工作人员才打开通道带领各自车厢的乘客穿过通道前往大厅的医疗点,排队接种新型疫苗。

        整个大厅被划分成十六个接种点,每个接种点用磨砂玻璃隔成四个接种位。通过疫苗接种,后面还要再坐等30分钟,才能离开高铁大厅。

        肖哲父母也在这一批旅客之中,两人在购票之时就在网上填写了身份信息和施打意愿。来联合特区就要打疫苗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但购票之时只是说十二月才会进行施打,让人没想到刚下车就开始接种。

        “大家注意啦!”一个手拿扩音器的主管模样的中年女人说道:“来之前大家都是知道,特区要求接种疫苗,现在我们直接在车站接种,也是方便大家之后的行程。如果又不愿意接种的我们也不勉强,只好请您原路返回,特区是进不去了。”

        中年女人的口气一点也不严肃,反而更像一位社区大妈在街头聊天,笑着继续说道:“来到特区就算半个出国了,大家好不容易才拿到长期居留证,不打走了算作废,打了没待几天走了也可惜,再申请就要5年啊,所以我劝大家都好好的在特区过个好年。”

        “看这个架势,儿子他们不一定过得来,今年没准又分开过年了。”肖哲的爸爸对着坐在旁边的妻子小声地说着。

        “不会,儿子他们办的是探亲用的短期居留证,年前才开放进入,你就别瞎操心,在这里念衰了。”肖哲的妈妈此时因为疲惫心情不好,对老公也是没有好口气。

        “我瞎操心,这不是还有亲家舅舅呢吗,没人家咱们全家的签证都搞不下来。我听说儿子他们拿到的短期签证特别难办,还有就是都说特区年前不好进不让出是为了做人口模型实验,探索新的城市模式,要不怎么给补助呢。”肖哲的爸爸说道。

        “好了,好了,你就乱传播小道消息了”肖哲的妈妈打断了老公的话,“你先给亲家打个电话,告诉人家咱们要打疫苗,会晚点出站,别让人家在外面等着急了。你这脑子啊,不想点正事。”

        肖哲的爸爸见势不妙,不敢废话,急忙拿出手机给亲家拨通了电话。

        肖哲的爸爸怕老婆使出了名的,肖哲的妈妈厉害也是出了名的,但怕老婆并不是唯唯诺诺的胆怯,厉害也不是凶悍不讲道理的泼辣。肖哲妈妈的厉害给人的是一种威严,孟晓彤就怕见这个婆婆,感觉婆婆总是很凶,但对儿子却是极度宠爱,宠的这么大岁数还是个孩子。孟晓彤听肖哲说过婆婆年轻时候牺牲自己把职位让给公公,也听说婆婆当年当着大领导的面在酒桌上抽了三天不回家的公公两个巴掌,从此立威。孟晓彤总抱怨自己没婆婆那样的能耐,老公也没公公那样的听话。

        打完疫苗从高铁站出来,肖哲的父母见到守候多时亲家母和亲家舅舅。

        “辛苦啦,辛苦啦,您看你胖了,气色好多了。”孟晓彤的妈妈冲着肖哲的妈妈笑着说:“东西给他拿。”顺手把行李拿过来推给了孟晓彤的舅舅。

        “大哥呢,没来?”肖哲的爸爸问到。

        “我们今天也打疫苗了,他反应大,家里歇着呢。”孟晓彤的妈妈答道。

        “你们也开打了,这么大个特区打的过来吗?”肖哲的爸爸疑惑的问到。

        “没问题,咱们国家效率第一,老毛子那边就不知道了。”孟晓彤的舅舅说话了:“整个湖区新城原来是林地农场,没有多少原著居民,虽然现在有200多万人但基本上都是外来建设者,属于外调性质的一二产业的建设者,像我姐这样的,企业统一管理。有了一二产业就有社区,有社区就有配套的服务产业,这些也好管理,不打疫苗就关门。其他人更简单,社区都是骨干,动员能力强,真就不听话就送出城去。其实能来这里的都是听话的人”

        闲聊间四人上了车,直奔山庄驶去。

        同一片夜幕下,一座藏在山体中的掩体里,墨镜男刚洗漱完准备躺下睡觉,电话就响了。

        墨镜男伸手从划了一下插在充电器上的手机,一阵胀痛从他的左臂传来,新的疫苗对于每个人的反应不一样,墨镜男目前只是肌肉胀痛还没有发烧,已经算轻度不适症状。

        电话是女儿打来的,告诉他自己已经准备好来这边实习,票订的一周后让他来接自己。

        墨镜男和前妻有个女儿叫李小薇,在哈尔滨上大学,现在是大学四年级马上毕业。大四基本上都是选修课,而且都采用视频教学,也没有考试,所以学生们就开始进入实习阶段。李小薇由于有墨镜男这个父亲的缘故并不担心工作问题,于是决定留在哈尔滨好好玩上一年,但墨镜男希望女儿直接就呆在联合特区,最后两人各让一步,女儿答应在年前来联合特区实习。

        女儿终于要来了,墨镜男松了口气。他虽然知道的很多,但一个字也不能向透露女儿,哪怕一点暗示都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墨镜男躺在床上心里盘算着日期,今天是11月20号,现在就开始打疫苗,看来剩下的时间不多了,这个年看来是过不了,估计元旦也悬。想到这里,墨镜男又拿起手机拨了出去。

        此时肖哲也接到家人的电话,电话那头肖哲的父母已经在山庄安顿妥当,开始嘱咐儿子要小心注意,尽快过来团聚。电话这头肖哲打着哈气听完父母讲话,敷衍几句,挂电话继续打游戏。

        客厅中孟晓彤侧卧在沙发上一边看电视一边吃着水果。一集播完,孟晓彤抬头看了下时间,已经十点半了,便关上电视起身拿起盛着几瓣香橙的盘子朝书房走去。

        推开书房的门,孟晓彤看见肖哲忙碌的背影,此时的肖哲手中发着微信,电脑重的游戏人物呆呆的蹲在一个角落,旁边的笔记本还放着两个美女主播pk的直播。

        孟晓彤把果盘放在笔记本旁说道:“招福,十一点睡觉好不好?”

        “十二点行不行,最近不犯困,能熬夜了。”说着,肖哲把手机扣在桌子上开始操作起电脑。

        “不行,明天早起陪我去买菜。我去做个面膜,穿上等你哦。”说完孟晓彤便转身要走。

        “等一下,吉祥!”说着肖哲便拿起果盘递向孟晓彤,“拿走吧,吃起来弄的满手黏糊糊的,费劲。”

        “吃完自己洗手。”孟晓彤撂下一句,转身走开。

        第二天早上,肖哲打着哈气陪着孟晓彤遛完了菜市场,昨晚孟晓彤又一次输给了游戏。

        回家途中经过小区门口的小学时,被一块蓝色牌子吸引,上面写着:应急避难场所,还画着一个奔跑的小人和一个箭头。

        孟晓彤心想:还真这么搞啊。之前就又耳闻,传言说国家要做紧急事件的应对长效机制,没想到真的开始行动了。

        牌子显然是在两人遛菜市场的时间里刚装上的,牌子上的箭头指着小学体育馆的方向。

        两人提着菜兜走进学校,门口的保安看了一眼但没有阻拦他们。来到体育馆前,正有两辆货车和一辆警车停在正门前,两个工作人员正在指挥其他工人往体育馆搬运塑料箱子。孟晓彤一眼就认出其中一个女工作人员就是社区居委会的孙主任,于是走上前去打招呼,询问此事。

        肖哲对这个孙主任印象深刻,不是因为身材长相很有中年女人独有的韵味,而是因为孙主任为了催促他打疫苗的事情没少上门谈话。

        孟晓彤和孙主任聊着避难所的事情,肖哲拎着两兜菜站在一旁环视四周,体育感和学校是独立两个区域,对着街道和小学两道铁栅栏门,平时学生上课,节假日对外开放,难怪没人阻止他们。想想自己住在这里这么多年,自己家周围都不熟悉,实在惭愧。

        孙主任对避难所的事情说的云淡风轻,并不像孟晓彤和肖哲想象的那么严重那么有危机感。年初的疫情凸显出我们对于医疗应急资源储备不足的短板,事后总结上有关部门下决心要在大城市弄出一些试点样板,于是有了现在的紧急避难所。市里领导高度重视并且发话说“一切按照实战来,要弄就弄的有模有样”,下面的人就真把应急物资也掉配过来,至于是什么应急物资孙主任也不知道,上面指示应急把物资全部放进应急避难所,她完成就好了。

        听完孙主任避重就轻的介绍,肖哲觉得有一丝阴谋的味道,不管真假,自己也要备点应急物品。

        回到家中,冰箱再次被塞满,孟晓彤进厨房,肖哲进书房,两人继续各自过活。


  (https://www.ddbqgtxt.cc/chapter/64289368_14890982.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t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t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