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重生吕布之汉末霸主 > 第一八二章 一本《管子》治天下

第一八二章 一本《管子》治天下


“管子曰: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治郡,亦是如此。

        五谷粟米,民之司命也。粟者,王者之本事,人主之大务也。辟田畴、制坛宅、修树艺、劝士民、勉稼穑、修墙屋,此谓厚其生。”

        贾诩开口,先是一段管子,道明富民的重要性。

        “然,商业一样重要。管子曰:无市,则民乏矣。工、商为末利,管子又曰:无末利,则本业何出?务本饬(chì)末则富。”

        贾诩又讲了商业的重要的性,农业为本,工商为末,务本的同时,整顿工商业。

        这个薛兰比较难理解了。虽然无末利,则本业何出。《盐铁轮》中,也有。但贾人重利而轻离别,若人人行商,岂不是荒了田地?

        吕布顶着七科谪的帽子多年,贾人他倒是没有多想,真为百工鸣不平。看看边军配发的环首刀,比起鲜卑马刀,强大数倍。敌台上的转射,设计之巧妙,更是巧夺天工。

        然,能工巧匠,甚为稀缺。七科谪其地位,还在庶民之下。

        被贾诩灌输了一脑子的《管子》,贾诩掰开了揉碎了,对吕布娓娓道来。吕布听得有道理,却不敢尽信。

        贾诩知道吕布心中所想,也不急于求成,最后对吕布解释,为何要免除叛乱豪强所欠之钱粮。

        “明府可知,豪强家财尽,余粮仅供用度,伤得是何人?”

        “佃户、贾人、百工。”

        贾诩自问自答:“豪强奢靡之风越胜,则商业越为繁荣。百工、贾人为之富庶,亦有长短工、奴婢受惠。”

        “君只看五原一郡,若这边地,往来贾人不绝,关隘之赋税有所加。吃穿用度,都在这五原之地,军费何愁?”

        “这……”

        又是管仲的思想,对于吕布、薛兰,听进去,理解了,却不敢信。

        待天命破晓,差人寻张俭来。

        简而言之,告知张俭,却见张俭哈哈大笑:“古有言,半本论语治天下。这贾文和,一本《管子》治天下,也是一桩美谈啊!”

        “元节公,此法当真可行?”

        吕布眉头轻蹙,道理都明白,就是觉得哪里不对。他不知道,《管子》的思想,两千多年后,仍在使用。

        “免除欠钱、粮之事,一来收拢豪强之心,一举稳定五原局势。二来促进五原富民、进而强兵。何乐而不为。”

        “至于开市之事……”

        张俭沉吟了,他比贾诩更了解大汉朝堂。五经通其一,即可仕途通畅,何人去读管子?

        讲起孔孟之道,借古比今、引经据典,打压政敌,各个信手拈来。若说治理一方民生,也就只能做到政治清明,涉及到经济领域,哪有几人能够为之?

        杨赐、刘宽这些人,与吕布私交甚笃。可以入吕布这般,悉心听着这其中的道理,但亦会如吕布一般,挑不出毛病,但绝不会从。

        也许还会翻一翻典籍,找到其中漏洞。诸子百家,屡有相互违背,各有各的道理。

        “不如改为暗市,入那苓草城一般。”

        张俭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不可,若改为暗市。一来恐有人君前参奏,旁生枝节。二来其效果大减,明年出征之时,鲜卑人定不能一击即溃。”

        贾诩立即反驳,面色有些急切。实在是郁郁不得志太久了,对于张俭的折中之法,他知道是最容易实现的,但效果大打折扣。

        “你是不知,奉先从不怕有人参奏。亦无人能参倒奉先,至于收效,虽然大打折扣,但当即可行,免去了朝堂之上一番口舌……”

        “既然此法可行,那断不能是暗市。”

        吕布打断了张俭的话,站起身来,凝望北方:“行此道,鲜卑一击即溃。我边地千万男儿,免于战死。即便是难比登天,某也要修书陛下陈情。”

        贾诩看着吕布刚毅的脸庞,忽然有些崇拜。那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光辉,士人尚且视庶人之命为草芥一般。吕布身为武将,却惜兵卒。将来若位登三公,定能保境安民。

        也许,合适的时候,应该劝他自立,开创一个太平盛世。

        吕布不知道,贾诩看他的眼神,是这个意思。

        ……

        贾诩亲自为吕布研磨,四人商议许久,引经据典,讲这互市之事。

        最有说服力的是武帝时,举国之力北伐匈奴,不惜卖官鬻爵,筹措军费。彼时,匈奴军械、装备远逊于大汉,武帝仍未关闭与匈奴互市之地。为得就是这互市之地,有匈奴人在此聚落。

        奏书写完,洋洋洒洒数千字。吕布为示郑重,定稿之后,皆书于木简之上。

        封装之前,吕布眉头轻蹙,在木简最后加上:“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致,皆为汉土。汉土之地,可以有汉市。”

        ……

        “哒哒哒哒……”

        邮人行书,一日夜六百里。三日至公车司马门,吕布现在别的不怕,就怕王甫从中作梗。

        想了想王甫日前,还有书信求和。

        吕布又想修书王甫言和,苓儿研得了墨,舔饱了笔,吕布盯着白帛,迟迟不肯落笔。

        两世的荣耀,吕布真不愿放下身段,与宦官言和。

        “吕郎。”

        苓儿温婉的唤了一声:“为了边军千万生灵,为了五原边军,以及他们的父母、妻儿,折尊便最为尊。”

        “折尊便最为尊。”

        吕布抬头看着苓儿,一十三岁了,谈吐却远远超过这个年岁的少女。

        “苓儿,真是等不及与你大婚了。”

        奋笔疾书

        ……

        吕布一封奏书,经公车司马门,直接交到了皇帝刘宏手中。

        皇帝刘宏,自然是与王甫商议。北巡归来,他本想重罚王甫,与鲜卑互市之罪。

        但王甫跪地哭求,最后落得个罚奉半年。

        “兹事体大,先送至司徒府吧!”

        王甫还未收到吕布书信,开始是想借故打压吕布的。想到吕布在皇帝刘宏心中的地位,先交给司徒杨赐吧。

        若是司徒杨赐对此颇有微词,再借故打压吕布不迟。

        “这边关开市……”

        皇帝刘宏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复杂的心情,若是旁人上书言此,必定是一番责罚。

        怎么看都有通敌之嫌。

        只有那最后一句,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致,皆为汉土。看得皇帝刘宏心动,让王甫差人,交与司徒杨赐。

        他决定,去找吕强聊聊。小事找王甫,大事找吕强。可能刘宏自己都没发现,他这个习惯。


  (https://www.ddbqgtxt.cc/chapter/58893_20731026.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t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t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