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重生吕布之汉末霸主 > 第一一一章 教化的力量

第一一一章 教化的力量


哀嚎遍野。

        赤红的血池。

        北地郡一千浑身染血的郡兵,在宿虏塞以北,五千具鲜卑人的尸体,在洼地中堆出一幢五丈高的京观。

        远远望去,令人胆厉。

        狂风吹在京观之上,呜呜的声音,好似这些鲜卑人在悲鸣。

        魏续怕鬼远远的躲开了,宋宪在魏续之侧,有些于心不忍。侯成,兴冲冲的看着这京观。

        三人,反映出汉军众生相。

        有人害怕、有人怜惜、有人兴奋。

        唯一相同的是,心中那对于吕布的敬意。

        阎忠没想到,皇甫嵩居然与吕布一样,骨子里那股嗜血的狠劲,平日里完全察觉不到。

        北地郡有羌零部落,时归时叛。皇甫嵩治理北地,虽是恩威并施,但和大汉诸多边地太守一样,抓大放小,多有怀柔。

        皇甫氏累世将门,多以士人自居。皇甫嵩也是大汉不可多得的儒将,真是想不到,他骨子里那狠。

        四千条鲜活的生命,说杀就杀。

        吕布看出了阎忠的不安与怜悯,对他说道:“今日,不杀光他鲜卑人。来日死得便是,我大汉边军、父老、手足。”

        “我知道。”

        阎忠蓦然间发现,放下屠刀的吕布,心思细腻,举手投足谦恭有礼。和战场上的杀神,判若两人。

        “先生若不弃,便随我支就塞一行吧!”

        吕布邀请阎忠、皇甫嵩支就塞一行。

        皇甫嵩欣然接受,他也想看看,这吕布除了一身虎胆,还有什么能够以一鄣之尉,肃边关事。

        支就塞驻扎不下一千兵力。

        皇甫仅带亲随数人,以及名士阎忠、梁衍二人,随吕布支就塞一行。

        远处,郎伯当望着这些人离去的背影,嘴角勾起一丝笑容。

        “私盐、军粮,胜负无碍。为何还要传置鞬落罗,往死五千将士?”

        陈促虽为汉人,心里却早就认为自己是鲜卑人了。看着那高耸的京观,脸上满是悲凉之意。

        “若非如此,如何知晓他吕布还有皇甫嵩这个强援?”

        郎伯当眉头紧锁,对陈促说道:“设法联络北地羌零王零混,必要的时候,牵制住这皇甫嵩。”

        ……

        第二日快到午时。

        一行人返回支就塞。

        城头上,苓儿的身影,似乎是见到有客来访,识趣的下城头返回鄣尉府中。

        安置好阎忠、梁衍及皇甫嵩随从数人。吕布带皇甫嵩至张俭水榭。

        党锢解除,当年便是皇甫义真与宦官吕强的功劳,吕布也不怕皇甫嵩知道支就塞收容党人。

        水榭处,溪水早已上冻,旁有孩童凿冰捉鱼。

        唐琳一件洁白的羊皮袄,手中拿着一卷《荀子》,在水榭中与张俭请教。平日里吊儿郎当纨绔子不见了,他倒似一莘莘学子。

        张俭很喜欢唐琳,因为唐琳老实孩子。《荀子》不在五经之列,更不为时人奉为正朔。能学《荀子》必是好学之人,更不是学而优则仕那么狭隘。

        “先生,荀子所讲,多与孔、孟有违,何解?”

        唐琳问张俭:“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荀子曰:是不然,是不及之人之性。”

        张俭站起身来,遥指溪水中捉鱼的孩童。二人出来时,这孩童就在捉鱼,直到现在仍一条鱼都没捉到。

        “小子曰:鱼太狡猾。”张俭挂着慈祥的笑容:“鱼曰:小子笨拙。”

        “啊?”

        唐琳看着那笨小子。不只是鱼,他也觉得那小子笨拙。

        但这和自己所问学问有什么关系呢?

        少许,唐琳挠着头,脑中忽然灵光一闪,对张俭说道:“先生是教我,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是不同的风景。”

        “孺子可教。”张俭双手背后,踱着步子:“笨子捉鱼,鱼未得,枉费气力,可惜。水中鱼儿,大兴。”

        “好一句大兴!“

        皇甫嵩和吕布走近了,恰听到这句,连连说道:

        “先生一席话,惊醒梦中人。某在北地为官,想得皆是汉家之事。羌零部落面似和,却有一股暗潮涌动。进来,某一直不解,为何屡屡施恩,这羌零部落都不知感戴恩德。”

        “今日才知,汉之恩德,未必是恩。”

        吕布还想如何和皇甫嵩隆重介绍张俭,这下,不用吕布介绍了。

        名士,自有名士的魅力,非阎忠、梁衍之流可比。

        “羌零部落,不同于西凉诛羌。自滇零始,零氏大权从未旁落。首领得以延续,那么相应的历史、文化便得以延续。“

        张俭顿了一下,目光落在皇甫嵩身上:“你想安抚羌零部落,首先要了解他们的历史、文化。”

        “请先生赐教。”

        皇甫嵩此时,恭敬的如方才唐琳一般。他也读史,却未从史书中找到治蛮之策。

        吕布也是听得一愣,兴兵打仗,可以史为鉴,兵书战册皆在史书之中。

        没想到这治蛮之策,也可以史为鉴。

        并州内有匈奴,外有鲜卑、乌桓,又与北地羌零为邻,若要雄踞并州治蛮之策尤为重要。

        “宣帝元康三年(公元前63年),先零羌与诸羌共盟誓,将欲进攻汉边塞,帝遣光禄大夫义渠安国率兵相机处理。

        安国至,以和谈名义,诱杀先零羌豪族死时余人,并出兵斩杀千余羌人。”

        “我汉人看来,兵不厌诈。却在羌人心中埋下一颗种子,汉人反复无常。这颗种子在接连的汉羌冲突中,生根发芽。

        历任北地太守,对羌零部落政策不一。或怀柔、或强硬,乃至欺凌。羌人不会分你是哪任太守,只会说你大汉反复无常。“

        这一席话,醍醐灌顶。张俭目光炯炯,名仕之风尽显,

        凡事皆有因果,皇甫嵩却未看得如张俭透彻。纵他施恩羌零,羌零也确实感恩戴德,也不能使其一心向汉。

        换一任太守,保不齐又是个酷吏。若有机会反汉,还是要揭竿而起的。

        皇甫嵩一直沉默不语,看着这须发皆白的老者,真不知是何许人也。

        吕奉先,你又给了我如此惊喜。

        “学生受教了。”皇甫嵩站在张俭面前,深施一礼:“安定皇甫嵩,表字义真,敢问先生高名?”

        “原来是皇甫使君,老朽不才,抛砖引玉。”张俭自谦一句,回礼说道:“山阳张俭。”

        一句张俭,如雷贯耳。

        皇甫嵩深施大礼:“原来是元节公,闻名不如见面。”

        沉吟一下,皇甫嵩有对吕布说道:“支就塞,立于长城之外,直面鲜卑,党魁年事已高,时不宜久留,不如让他与我一同返回北地。”

        要人?

        吕布这时真正领略到教化的魅力,远不止教人读书、写字、明理,那可是稳定一方民心的基础啊。

        怎能让皇甫嵩把张俭带走?

        吕布冷冷的扫了一眼皇甫嵩:“皇甫使君,布有一言。”

        “但说无妨。”

        皇甫嵩一愣,发觉自己所言有些欠妥?

        “若国家知道,元节公身在北地,下名捕文书,皇甫使君拿还是不拿?”

        吕布称皇帝为国家,直接将了皇甫嵩一军,皇甫义真一生哀喜参半,哀得便是愚忠。

        正所谓:

        几多孟德总欺孤,底事山头独望夫。

        不听阎忠听梁衍,未应魏阙便当涂。

        果然,皇甫嵩迟疑了,君命难违。若是陛下下令名捕,嵩怎能违?

        气氛,忽然有些尴尬。

        水榭之中死一般的沉寂。

        若想雄踞五原,使五原各族民心所归,非这张俭不可。

        夕阳西垂,日近黄昏。倦鸟归林、鸡栖于埘、捕鱼的笨子走了、吕布一行人返回鄣尉府。


  (https://www.ddbqgtxt.cc/chapter/58893_20365790.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t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t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