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大明1624 > 第373章 第八条新政

第373章 第八条新政


颜思齐在称王之后,接连攻占九州周边的金石城、胜本城、江川城等地方。在四月中旬,颜思齐宣布在九州废藩置县,同时学习大明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而许心素的度更快,他在江南已经开办第一家青楼,取名为瀛香楼。根据许心素和郑芝龙的约定,瀛香楼所得的利润按五五分成。

        而在此时,朱由校准备推行第八条新政——政治制度的改革。对于朱由校推行第八条新政,这次反对的声音是最小的一次。

        “第八条新政中有数点已经在实施,就目前而言,效果极好,朕准备趁此机会全部推行出去。”朱由校说道。

        “陛下,裁撤司礼监,政务之事全部归内阁处理,如有重大无法裁决之事,上报陛下,由陛下与内阁协商处理。这重大无法裁决之事是指的哪些事情?”孙承宗问道。

        “例如像十条新政此类之事便算是重大的事情,而无法裁决的事情是指内阁无法达成统一的事情,或者是需要朕出面才能处理的事情,这并没有一条非常明确的界定。”朱由校解释道。

        “臣大概明白陛下的意思了。”孙承宗点头道。

        “在朕看来,勤政的皇帝不一定就是好皇帝,朕认为要做一个好皇帝就要懂得放权,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有限,帝国每天需要处理的事情无数,如果都让皇帝来决断,皇帝也会受不了的。而且朕认为一个人的智慧也是有限的,依靠所有人的智慧才能将事情办好,所以朕要放权,让内阁在做事的时候不能束手束脚。”朱由校说道。

        “陛下难道不怕内阁专权吗?”孙承宗问道。

        “在此次政治制度改革中,朕就考虑到了内阁无法专权的问题,所以朕是有准备的。第一,军权归于朕,内阁没有军权,内阁永远也无法专权;第二;内阁、督察院、大理寺三者并立,只有行政权是归于内阁,司法权归于大理寺与督察院,立法权归于朕和贵族院;第三,内阁成员违法,督察院可以向大理寺提请诉讼,而且内阁并非终身制。”朱由校解释道。

        “陛下此举将使得大理寺的地位一跃成为了帝国最重要的部门之一,三法司中,刑部的地位可谓是一落千丈了。”黄士俊说道。

        “各省的提刑按察使司将全部划入大理寺,在地方也依然是三者并立,巡抚负责行政事务,臬台负责刑名、诉讼事务,御史台负责督查地方。”朱由校解释道。

        “但是刑部的地位也不会一落千丈,在此次政治制度改革中,帝国的巡捕将全部由刑部来统一管理,这就是说执法权就归于刑部,刑部将会帝国内阁中一个很重要的部门,刑部、督察院、大理寺将会成为帝国新的三法司。”朱由校继续说道。朱由校的意图是将刑部打造成未来的公安部。

        “陛下,在此次改革中,还要成立第八个部门——商务部,这些举措都将会增加大量的官吏。”黄士俊说道。

        “的确会有所增加,但不会增加太多,朕将裁撤应天府的一套班子,帝国只需要一套班子即可,应天府的这一套班子明显就是多余的,朕只会保留南京国子监,其余的全部裁撤,官员将会安排到新岗位上去。而且朕还裁撤苑马寺、都转运盐使司、盐课提举司、留守司、王府仪卫司等等一些部门。”朱由校说道。

        “陛下准备让谁出任商部的尚书?”孙承宗问道。

        “此事由内阁来决定,朕以后不再干预。朕只管内阁能不能将事情做好?帝国的百姓对内阁满不满意?如果内阁做不好,朕就罢免内阁,重新选新内阁。”朱由校说道。

        ……

        朱由校的这条新政虽然还维持了皇权的至高无上,皇帝对帝国,对内阁,对军权拥有绝对的权力,但这条新政可以说是一条已经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新政了。

        召开完内阁会议,孙承宗单独求见了朱由校。

        “陛下,这一条新政可以说是十条新政中最具有颠覆性的新政,它已经彻底的改变朝廷上下多年来形成的习惯,帝国上下肯定需要一个极其长期的过程来适应,臣也是耗费了巨大精力才说服内阁其他成员以及其他朝廷要员,希望陛下的这条新政不要将帝国引上歧路。”孙承宗说道。

        “说实话,朕也不知道这条新政会给帝国带来什么,所以朕尽可能做到保守再保守。这就使得朕在这场政治制度变革总删除了最关键一点,如果在新政中有这一点的话,这场政治制度变革将会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点朕有生之年肯定是做不了的,但朕相信未来总有一天有人会做的。”朱由校说道。

        “哪一点?”孙承宗疑惑地问道。

        “议会制度,在西洋人的国家里就有这种制度,只是他们的议会制度依然处于初级阶段。”朱由校说道。

        “待臣有时间的时候,臣一定要去看一看。”孙承宗说道。

        “再过一年多就是甄选阁臣的时间了,吾师可否愿意连任?”朱由校问道。

        “臣不准备连任了。”孙承宗坦然地说道。

        “这是为何?朕认为吾师可以再做五年的内阁辅。”朱由校说道。

        “臣的年岁以高,今年七十有六了,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而且在臣看来,陛下的十条新政中,这第八条才是最关键的一条,当陛下提出实行新政之时,臣才会全力支持,臣就想在任期之内,将这条新政推行下去,所以就算陛下不提出新政之事,臣也会提出,臣只希望这第八条新政能给朝廷上下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孙承宗解释道。

        “吾师,这倒是朕疏忽了,吾师为朝廷操劳了一辈子也该回去享受一下天伦之乐。”朱由校抱歉地说道。说到年龄,朱由校就想起了,在历史上,孙承宗就是死在了这一年。这一年十一月,清军进攻高阳。赋闲在家的孙承宗率全城军民守城,城破被擒,自缢而死,而在这一战中,孙承宗全家一百多人全部遇难殉国。

        (本章完)


  (https://www.ddbqgtxt.cc/chapter/48771_16386343.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t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t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