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大虞战记 > 第35章 心理大夫聆音先生

第35章 心理大夫聆音先生


东海望。

        在临街最北边的一条小巷里,一家名为“聆音心理疗养馆”的店铺开业了,在一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馆长聆音两只食指塞着耳朵对围观的百姓傻笑。

        大家都不知道什么是心理疗养馆。

        馆内的三个伙计笑眯眯对众人解释,这是一家专门治疗心理疾病的医馆,百姓们听完伙计对于心理疾病的描述和隐患后恍然大悟,原来心理的疾病是这么个事,怪不得常常有人明明吃穿不愁,生活富裕,可就是整天愁眉苦脸,问他他也说不上来是什么原因。

        听说一百多年还有一些寺庙存在,里面的和尚可以为百姓疏导心中愁闷,可惜第四代虞皇上任后以雷霆手段将佛门全部赶出了大虞。

        鞭炮声结束后,小巷里已经挤满了百姓,满地的炮竹红衣散着诡异的硝烟香味儿,馆内是个不大不小的四合院,东边用餐,北边起居,西边病房,南边接待。

        馆长是一名大约二十七八上下的年轻男子,和伙计们一样穿着洁白的长袍,袖口和领口绣着金色祥云图,胸口绣着斗鱼图,中间四个字:聆音医馆。

        莲叶和一名神农院的老教习从一边的酒馆里钻出来,看着挤满人头的小巷满是疑惑,他们好不容易挤到前面,之间一个容貌寻常但却给人一种豁达和淡泊感觉的男子,正在和几名伙计应对一大堆千奇百怪的问题。

        有个卖花的大妈伸着脖子问:“大夫,究竟在什么情况下人才会得这种心理疾病啊?”

        馆长聆音笑着回答:“在该得的时候就会得啊。”

        大妈翻着白眼喝了一声倒彩,就当这是骗人的,转头就走。

        馆长也不在意。

        又有一个拄着拐杖的大爷问:“小伙子,我看你年纪轻轻,做什么不好啊你非要来开这么个忽悠人的医馆?要我看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同样的道理,书中也有帮助人们脱离痛苦的金玉良言。我观你这小院虽不是一等一的大宅院,但想来租金也不便宜吧?你确定你能保证自己不会因为生活压力,导致自己患上了心理疾病吗?”

        馆长聆音爽然一笑曰:“老先生所言在理,读书确实是帮助人们走出困境寻找希望的选方法,但晚辈不得不解释一下,很多在我们认为是心理疾病但其实通过读书或者他人开导就能走出阴影的心理疾病,都不是我这小医馆针对的病症,那些只是人们短时间内对生活感到迷茫罢了,说白了,就是穷出来的。”

        老先生抚须呵呵一笑,觉得这年轻人既礼貌又风趣,不免又问:“确实如此,一般生活优渥之人,根本没有那么多的困惑,有时间不如抓紧享受人生了。那以你之见,什么才算是心理疾病呢?”

        莲叶和老教习兴致勃勃看着两人一问一答,不免也在期待年轻人的回答。

        馆长聆音对众人一抱拳说:“这心理疾病是大西洲的说法,在我们大虞,心理疾病其实指的就是癔症。小子游学海外数十年,跟随众多教授和大师,亲眼见识到了有许多在我们看来是疯子的人,通过心理疗法重归正常生活。”

        另一个老先生也好奇道:“疯子,不就是那些被妖邪附身的人吗?这种事情不找道士开坛做法,凭你这医馆就能治?”

        馆长点头说:“大家误会了,我们所见到的疯子,其实并不是一生下来就行为怪异、思绪惊人,更不是被什么妖邪附身,而是在无意中受到了巨大心理刺激从而变得神神鬼鬼。比方说,一个正常人,在突然间遭逢家破人亡的惨剧后,不免内心世界崩塌,若没有极端强大的心理抗压能力,从而一蹶不振或者沦为疯子,都是可能生的。”

        众人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然后期待地看着馆长。

        聆音又说:“我观各位大多都是长辈,想来家里儿孙众多,我问大家一个常见的问题,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孩子在十岁以前,老是缠着自己问东问西,就连一只蚂蚁为什么这么小、狗为什么不能说话之类的问题都会问?而到了十一岁和十八岁之间,又突然开始抗拒父母的种种安排或者是语言教导?”

        一些大妈忙不迭地点头,问道这是什么说法?

        馆长聆音说:“我们大虞建国八千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百姓感受不到战争的压迫,因此会过多考虑活着、吃饱穿暖以外的问题,都开始意识到教育后人的重要性。这在西方的许多国家,被称为是对生活的七种追求,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自我实现以及自我越。”

        莲叶以及一些老人们眼前一亮,这个说法很新奇,但似乎是这么回事儿。

        聆音继续说:“对于小孩子而言,他们能吃饱穿暖,这是生理需求;他们有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保护,这是安全需求;他们不论在外面是如何地要求自己,但一回到家里,立马露出原本的性格以及说话方式,这是因为家庭使他们有归属感,在家里他们是不会对自己有什么要求的,反正父母都习惯了。”

        “当孩子到了十几岁的时候,已经开始具备了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行动能力,他们开始通过不断地对外学习,逐渐展现出自己独特的天赋能力,从而受到外界的赞美、支持和尊重,这就满足了他们的自尊;满足了自尊心和虚荣心之后呢?当然就是开始意识到那些都是无用的,他们诞生了责任感,开始试图实现自己小时候的天真烂漫的理想,并且开始更多的学习和思考,达到越现在的知识储备量以及提升自己的实力。以上就是对于生活七种追求的描述,各位可有疑问?”

        场间一片安静,众人都被他的一席话引入了对自家熊孩子的回忆,甚至是自己年轻时的回忆。

        莲叶小声问身边的老教习:“老张,你们院里有教过小孩子这些吗?这馆长说的话很是惊人,但仔细一想,每个人都有这种的经历,区别就在于我们都没有对这些行为有过深入的思考和调研。”

        张教授感慨地说:“虽然神农院分院遍布天下,但终究是在我大虞境内,这西方大6的学者,倒也算是有些水平,居然注意到了这一点。我们神农院在意的是孩子的天赋和引导,从来没人想过这些。”

        有个年轻妇女问:“大夫你这么一说,是有些道理,但和你之前讲的孩子突然不好管教了,有什么关系?”

        馆长聆音呵呵一笑,回答这个妇女,他说:“十一岁到十九岁这段时间,在心理学、医学范围里称为青少年行为规范叛逆期,或者青春育期,统称为青春期。青春期是青少年育成长的重要阶段,是由儿童到成人的过渡时期,在这个过渡时期内,由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的影响,人体的外部形态、身体机能、心理、智力、思想、感情、意志、行为等方面都比儿童时期有明显的展。比如身高、体重迅增加,全身各个部分都生巨大变化,整个肌体渐渐成熟。

        变化尤其突出的是第二性征的出现。青少年伴随生殖系统的迅育,逐渐达到性成熟。女性月经来潮,男性出现遗精。

        就是说孩子到了这个年龄阶段,由于已经具备了独立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能力,加上日新月异的社会变迁,他们不自觉中就开始以为长辈们的思想观念太过陈腐,太过落后,已经跟不上年轻人的变化了,同时开始年少气盛,不服天不服地,更不服自家老子。到了这个年纪后,对于异性的好奇也会逐渐增加,开始萌生了对于男女情爱的念头,这些都是非常普遍的,绝不是病症,但需要长辈们冷静下来和孩子好好沟通,以经验来引导他们,鼓励支持,毕竟堵不如疏,千万不要一口否决,给孩子造成打击,这会加大父母与子女之间沟通的障碍的。”

        “道理都是一样的,大家其实都意识到了这一点,毕竟几千年来,孩子都是这么成长的,只是人们对于这些现象没有加以思考总结,所才才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我海外游学那些年,我现一个问题,就是那些成年后犯事了被抓的人,和他们交谈时,都会得出一个惊人的相同点,就是他们在小时候,家里的父母关系都不太好,常常互相谩骂甚至是大打出手。”

        一个吊儿郎当的男子不屑说道:“老子打自家婆娘儿,关小孩子什么事儿?”

        馆长聆音眼神不经意地一寒,他呵呵说:“这位大哥所言差矣。对于一个小孩子而言,父母就是他的整个世界,他不懂生活的压力,不懂父母吵架的原因,而大多数父母也往往拒绝告诉孩子这些事情,因为他们不希望孩子操心这些问题,这是父母对孩子天生的关爱呵护,但还是那句话,孩子不懂。试想一下,你们作为孩子在这个世上最亲近的人,你们偶尔的吵架和打架,在孩子眼里,就等于他的世界崩塌了,如果经常如此,就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无法弥补的阴影创伤,他们长大后很难相信别人,很难相信世界其实是美好的,因此他们很容易被邪恶的想法控制,从而做出不可挽回的错事。”

        众人猛然一惊,开始对那个男子投以鄙夷的眼神,那个男子也是一惊,但依然强撑着问:“你不是治疗心理疾病的吗?研究这个干吗使?”

        馆长聆音看着他,然后缓慢地翻了个白眼说:“莫非这位大哥认为,心理疾病是大人的专利?要我说,防御心理疾病,得从娃娃抓起。孩子是世间最纯真无邪的小精灵,像一张没被污染的白纸,教育好了就是一张飘香奇文,教育不好的话,用来擦屁股都嫌比屎还脏!更何况,在下这医馆,就是医治心理疾病的,不管大人小孩儿,也不论是生意的失败导致创伤,还是男女情爱导致的悲伤,只要感觉自己熬不过去了,千万别硬撑,否则后悔晚矣。”

        之前两个拄着拐杖的老先生听完后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抚须闭目沉思片刻后问:“聆音先生大才,不知先生在哪国游学?”

        馆长谦虚道:“在老先生面前在下岂敢称大才?在下十五岁随家父前往埃尔叙邦国做家族生意,之后十年里辗转肯索斯利亚国完成大学,最后又只身前往亚特兰蒂斯国进修心理学,也算是见多识广了。”

        另一名老先生问:“既然聆音馆长博学多才,敢问这心理学术,在那些国家还算普及?”

        两位老者这么一问,顿时引众人的强烈好奇,既然馆长年纪轻轻,已经走完了寻常人这辈子也未必能走完的路,那么他所学的这门课程究竟得到了多少人的认可呢?是否在大虞之外,人人都有这么高的知识见地?他开的这个医馆究竟有没有他说得那么神奇?

        聆音馆长闻言眼神微微黯淡,神情似乎颇为遗憾,他说:“实不相瞒,这心理学术目前只在那些国家的中层社会里传播,甚至于传播地异常艰辛和隐秘,因为那些国家的宗教组织和影响力太过庞大,甚至于架空了皇室的地位权利。这心理学明明就是我们人类自身的问题,到了那些教会嘴里,就变成了是对神灵的侮辱。他们认为人类的一切都是神灵所赐,神灵让你天生精明或是愚钝,行为正常或是异类,皆属于神灵的安排,凡人不可违背。因此有很多为了人类自身学术献出毕生精力的学者,最后却面临被大火烧死的悲惨局面,因为那些宗教徒认为他们是公然反对神灵的叛徒。”

        小巷内的百姓们闻言心中大骇,表情更是气愤不已,此时他们都明白了虞皇当初把佛门赶出大虞的良苦用心,那帮整天把从没见过的神灵捧得比自己亲生爹娘还高的畜生,除了蛊惑人心就没过干一件正经事。

        他们都对这位年轻的馆长投之同情和钦佩的眼神。

        两位老者闻言深深叹了一口气,连说:“奸人当道,奸人当道啊!”

        善良的百姓们想到了这些后纷纷安慰馆长,有的说请馆长放心,大虞没有这种不尊重学术的宗教;有的说请馆长放心,东海郡的人们会记住馆长的话,如果有心理问题一定会请馆长帮助,不用担心费用;也有的说请馆长放心,如果实在没生意他们也会将聆音心理医疗馆介绍给其他地方的亲朋好友;甚至还有人还说请馆长放心,如果这一行真的没前途,自己也能帮馆长介绍不错的年轻姑娘,不用担心娶不到媳妇。

        聆音馆长在一片善意的语言中愣了愣,感到心中一阵温暖,他微笑对众人抱拳谢到:“感谢各位父老乡亲的支持信任,聆音定不负各位期望,如有需要聆音的地方,还请各位一定不要客气!”

        渐渐地,人群离去,馆内的伙计热情邀请个别有意咨询的百姓到里面,沏茶倒水嘘寒问暖。

        聆音馆长悄悄带着那两名老者进到后院,取出两份钱袋分别放到两位老者手**手笑道:“感谢孙先生、杜先生的仗义相助,成功帮助聆音宣传了医馆的存在意义,一点心意还请笑纳。”

        杜先生暗中感受一下钱袋的重量,微笑说:“馆长客气了,我们也只是做好自己的分内事罢了。”

        孙先生此刻腰杆笔直地笑着说:“馆长此言差矣!贵馆的学术研究毕竟不是江湖骗子,其中轻重我等不是不知道,老夫在此恭祝馆长生意兴隆。”

        聆音馆长连忙摆手,哈哈说:“别,可不敢生意兴隆,那样说明我们东海郡百姓的生活肯定是苦不堪言的。”

        三人互视一眼,在一阵恭维声中悄悄离开。

        (本章完)


  (https://www.ddbqgtxt.cc/chapter/47777_14890941.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t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txt.cc